這問題, 我朋友Oliver大言不慚的回我說:拜託!現在這個時代, 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又不是甚麼新玩意, 可不是?
早在1978年, 你我可能都還沒出生時, 英國就有了Social Enterprise(社會企業), 但直至最近幾年, 它的觀念才廣被世界所推廣, 它的名字才不斷被討論....那種感覺~就像梵谷嘉舍醫生的畫像, 1890年梵谷革命性的色調和形式, 乏人問津, 現在卻還是沸沸揚揚的創紀錄高價藝術, 不斷被炒作, 連我家隔壁的三歲小孩都知道那位梵谷“爺爺“!
但回過頭來, 到底甚麼是社會企業?(我畫了一個粗略的圖, 此圖可以簡單表示當初社會企業所產生的地帶, 夾在傳統非營利和傳統營利之間
(ps:志願:自願)
當非營利企業靠捐款快要活不下去,卻買載一身社會問題急待解決時
當營利公司產品出盡, 快要走入夕陽產業, 卻不知道怎樣掌握市場了解人心時
社會企業取得了平衡,彌補這兩者的不足, 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地,從事公益性事業, 通過市場機制來調動社會力量
靠著營利, 而非他人捐款來追求企業之生存, 不只為了公司股東或企業擁有者最大金錢利潤來作運作, 也同時增加社會之獲利,減少社會成本
Q: 社會企業到底是登記在營利還是非營利?
A: 現在我們提倡新時代創業的社會企業, 是指登記在營利機構(就是不靠募款或政府救助為主的), 但社會企業依不同國家的法令不同, 有很多可以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 當初都登記在非營利體制下, 其考量在於不對股東或擁有者分紅
Q: 一個企業有社會責任跟社會企業有什麼不同?
A: 這答案邏輯就跟為了學歷去念書vs 想看書去念書一樣, 雖然外觀上我們都念了甚至同一本的書, 但心態和最終達成的目的與結果並非完全相同, 為了市場上消費者意識的抬頭或者法規的規定而宣說的社會企業責任並非是如同社會企業在一開始成立就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地的
說真的, 我那美國朋友Oliver 講的一點都沒錯, 我也非常希望未來藍色區域的社會企業涵蓋全部的紫色營利企業
美國人覺得不是甚麼新玩意的企業根本, 我們是不是也開始讓全台灣的社會企業動起來ㄋㄟ?